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在这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在此背景下,原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这支新生的抗日劲旅在皖南地区迅速集结,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然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深感不安,不断制造摩擦。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精心策划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调集重兵将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重重包围。
展开剩余49%在皖南事变中,第五团先后两次承担掩护军部突围的艰巨任务。第一次是在1月7日深夜,新四军军长叶挺亲自向徐锦树下达命令,要求第五团立即向泾县方向突围,阻击国民党第七十九师的追击部队,并在高岭地区建立阻击阵地,为军部突围争取宝贵时间。徐锦树临危受命,立即率领全团官兵急行军抢占有利地形。在寒风刺骨的冬夜里,战士们趴在冰冷的山石上,用密集的火力网封锁住敌军前进的道路。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第五团以极小的代价成功阻滞了敌军的追击,圆满完成了掩护任务。当徐锦树判断军部已经安全突围后,便率部追赶军部。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军部突围并不顺利,第五团很快就追上了军部主力。 当叶挺军长看到建制完整、士气高昂的第五团时,激动地握住徐锦树的手说:你们打得好!为犒劳这支英雄部队,叶挺下令宰杀军马,为第五团准备了一顿难得的丰盛晚餐。短暂休整后,叶挺再次命令第五团向东流山进发,继续承担阻击任务。然而这一次的战斗异常惨烈,国民党军调集重兵对东流山发起猛攻。第五团官兵在徐锦树指挥下,与数倍于己的敌军展开殊死搏斗。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刺刀拼弯了就抡起枪托继续战斗。最终,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下,第五团伤亡惨重,徐锦树也在激战中身负重伤,不幸被俘。
发布于:天津市长宏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